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 / Service items
暢科知識產權可以為企業提供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定制方案,并且提供評分預估服務。
-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資質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比例不低于10%;
(五)近三年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2019-01-032019-03-142019-03-142019-01-072018-12-252018-12-122018-12-072018-12-042018-11-302018-11-302018-11-232018-11-232018-11-232018-11-092018-10-262018-10-192018-10-162018-09-292018-09-292018-09-29|| 高新企業認定資訊
|| 行業資訊
2020-10-232020-08-312020-08-172020-08-132020-06-242020-06-232020-06-182020-06-172020-04-092020-02-112019-12-162019-12-162019-11-052019-11-012019-11-012019-10-312019-10-172019-09-202019-09-062019-09-05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資助政策:支持額度按照企業上一年度的研發費用10%確定,最低20萬元,最高200萬元。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申報條件:
(一)查賬征收企業,未被認定過高新技術企業;
(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三)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國家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
(四)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
(五)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占總收入比不低于3%:
(六)上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0%;
(七)近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2020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
2020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自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9月20日
2020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入庫培育申報時間:自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12月
備注:每月20日前完成當月受理和審核工作
2020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程序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 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 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構進行核實處理。
-
知識產權(≤30分)
(1)技術的先進程度(≤8分)
序號 指標 分值 判定標準 A 高 7-8 Ⅰ類知識產權首次使用(授權3年內);對應產品質量國際先進;與主要產品所屬技術領域高度吻合。 B 較高 5-6 Ⅰ類知識產權第二次使用(授權8年內)或Ⅱ類知識產權5個以上(授權3年)內;對應產品質量國內領先;與主要產品所屬技術領域吻合。 C 一般 3-4 Ⅰ類知識產權第三次使用(授權15年內)或Ⅱ類知識產權3個以上(授權3年以上);對應產品質量國內先進;與主要產品所屬技術領域基本吻合。 D 較低 1-2 無Ⅰ類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授權均在5年以上。 E 無 0 無Ⅰ類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授權均在8年以上。 凡企業成果近3年有獲得省政府及以上科技進步獎,或有專利獲得省及以上金獎、銀獎、優秀獎的,或經知識產權維權獲勝的,此項直接得8分
(2)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8分)
序號 指標 分值 判定標準 A 強 7-8 知識產權授權Ⅰ類在5年內、Ⅱ類在3年內;權利要求項(平均6條)對主要產品技術完全覆蓋;企業擁有完全所有權。 B 較強 5-6 知識產權授權Ⅰ類在8年內、Ⅱ類在5年內;權利要求項(平均4條)對主要產品技術大部分覆蓋;企業與它人共有所有權。 C 一般 3-4 知識產權授權Ⅰ類在8年以上、Ⅱ類在5年以上;權利要求項(平均3條)對主要產品技術擦邊覆蓋。 D 較弱 1-2 知識產權授權Ⅰ類在15年以上、Ⅱ類在8年以上;權利要求項(平均1條)對主要產品技術擦邊覆蓋。 E 無 0 權利要求項對主要產品技術連邊都擦不上,與主要產品技術完全無關。 (3)知識產權數量(≤8分)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知識產權總體情況和核定的有效知識產權實際數量據實打分,總分不超過8分。
(4)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分)
A:自主研發。Ⅰ類知識產權首次使用,1個6分,以后每使用1次扣減1分;Ⅱ類知識產權,1個1分;多個權利人,按權利人數平均。最高不高于6分。
B:受讓、受贈和并購等。按自主研發,減半評分。最高不高于3分。
C:既有自主研發,又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分別評分后匯總,總分不超過6分。
(5)企業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的情況(≤2分)
企業是牽頭單位加2分,是參與單位,加1分。加分后“知識產權”總分不超過30分。科技成果轉化(≤30分)
科技成果轉化(總分30分)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近3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數、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經核定的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年平均數,參考檢測報告(產品質量),據實打分。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同一檔次5分之差中。無檢測報告,得起始分;有檢測報告加1分;國內先進再加1分;國內領先再加1分;有出口再加1分;出口歐美發達地區再加1分;最高不超過該檔次最高分。
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序號 指標 判定標準 評分細則 (1)(≤6分) 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 提供制度文本+近3年應用證明 2分(各1分) 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 提供上年度企業研發費加計扣稅務備案單或企業承諾書加蓋中介機構公章 4分 (2)(≤6分) 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
提供企業研發機構成立批文和研發設備清單、部分研發設備照片 2分(各1分) 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 提供近3年與高校、科研單位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書和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的證明 4分(各2分) (3)(≤4分) 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 提供制度文本+近3年應用證明 2分(各1分) 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 提供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科研單位、高校共建實驗室、技術中心、實踐基地的協議;或企業經有關部門認可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批文 2分 (4)(≤4分) 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 提供制度文本+近3年應用證明 2分(各1分) 建立了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 提供制度文本+近3年應用證明 2分(各1分) 企業成長性(≤20分)
銷售收入增長率>=35%(10分)
銷售增長率=(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2-1;
凈資產增長率>=35%(10分)
凈資產增長率=(第二年凈資產額÷第一年凈資產額+第三年凈資產額÷第二年凈資產額)/2-1。
說明:
1.在計算會計年度內企業未產生銷售收入或成長性指標為負的按0計算;第一年銷售收入為0的,按兩年計算;第二年銷售收入為0的,都按0計算。
2.此項指標計算所依據的數據應以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財務報表為準。
成長性得分
指標
賦值
分 數
≥35%
≥25%
≥15%
≥5%
﹥0
≤0
≤20分
凈資產增長率賦值
≤10分
A
9-10分
B
7-8分
C
5-6分
D
3-4分
E
1-2分
F
0分
銷售收入增長率賦值
≤10分
評分標準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技術創新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如下:
一、知識產權 ≤30
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三、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 ≤20
四、企業成長性 ≤20快速加分:產學研
1、產學研的課題一定要和企業主營業務和高新技術相關方向吻合
2、在其他評分項目不占優勢的情況下,科考慮選擇產學研增加評分
3、我司提供南京,合肥,上海等多所高校的產學研合作
-
研發加計扣除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從2017年起調整為175%!
2017年5月2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發文: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財稅〔2017〕34號研發費用可加計扣除的范圍:
1.人員人工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3.折舊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點擊查看詳細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政策2018版
2018-11-092018-10-262018-10-162018-09-292018-09-292018-09-292018-03-022018-01-122017-12-012017-12-012017-03-202017-02-082016-07-202016-07-202016-06-26|| 高新企業認定資訊
|| 行業資訊
2020-10-232020-08-312020-08-172020-08-132020-06-242020-06-232020-06-182020-06-172020-04-092020-02-112019-12-162019-12-162019-11-052019-11-012019-11-012019-10-312019-10-172019-09-202019-09-062019-09-05《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部分內容)
一、研發活動
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二、研發費用
?。ㄒ唬┘佑嬁鄢幎?/span>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75%,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ǘ┛梢约佑嬁鄢难邪l費用具體范圍
1.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
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4.無形資產攤銷。
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三、政策排除
?。ㄒ唬┎贿m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活動
1.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
2.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3.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
4.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
5.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
6.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
7.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ǘ┎贿m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行業
1.煙草制造業。 2.住宿和餐飲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房地產業。 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娛樂業。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
上述行業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1)》為準,并隨之更新。
-
|| 高新企業申報相關資訊
2019-01-032019-03-142019-03-142019-01-072018-12-252018-12-122018-12-072018-12-042018-11-302018-11-302018-11-232018-11-232018-11-232018-11-092018-10-262018-10-192018-10-162018-09-292018-09-292018-09-292020-10-232020-08-312020-08-172020-08-132020-06-242020-06-232020-06-182020-06-172020-04-092020-02-112019-12-162019-12-162019-11-052019-11-012019-11-012019-10-312019-10-172019-09-202019-09-062019-09-05|| 行業資訊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成功的作用
1、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說明負責人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說明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具有較好的潛在經濟效益。
3、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執行15%(認定前25%)的優惠稅率,稅率降低10個點,稅額減少40%。
4、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5、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快速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成功的好處
1、凡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相當于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40%(詳見08年1月起實行的《企業所得稅法》二十八條),連續三年,三年期滿之后可以申請復審,復審通過繼續享受三年稅收優惠。(如年納稅100萬,申報通過當年,即可享受減免40萬的優惠,三年就可減免120萬稅收,六年則減免240萬);
2、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憑批準文件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辦理享受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政策,更容易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將會是眾多政策性如資金扶持等的一個基本門檻。
3、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將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管理水平,重視科技研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4、高新技術企業不僅能減免企業所得稅,無論對于何種企業都是一個難得的國家級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響力僅次于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開始啦!